關注宇力半導體資訊,了解最新動態
last news
2月7日消息,近日臺積電正式向大批中國芯片設計公司發出了斷供通知,并對16nm、14nm等先進工藝的使用實施了嚴格限制。這不僅標志著半導體產業鏈上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,也引發了業界對于未來芯片供應格局的擔憂。
根據臺積電的通知內容,自2025年1月31日起,如果中國的芯片設計公司所生產的16nm、14nm及以下制程的相關產品,未能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(BIS)白名單中的“approved OSAT”(即獲得批準的封測廠)進行封裝,且臺積電未收到該封裝廠的認證簽署副本,那么這些產品將被臺積電暫停發貨。
至于是不是臺積電在配合美方于今年1月份公布的最新出口管制禁令就不好說了……
據了解,BIS公布的最新清單中,獲得批準的IC設計公司共有33家,且均為知名的西方半導體企業。
而在“approved OSAT”名單中,獲得批準的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則包括了日月光、格芯、Intel、IBM、力成科技、三星、臺積電、聯電等24家全球領先的封測廠商。這意味著,中國芯片設計公司若想要繼續獲得臺積電的供貨,就必須將規定內的芯片轉至這些獲得美國批準的封測廠進行封裝。
這一要求對于許多中國IC設計公司而言,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一方面,如果IC設計公司與所需的封測廠此前沒有建立相關合作關系,那么產品交付周期將受到嚴重影響,甚至可能導致項目進度延誤或取消。
另一方面,一些中國IC設計公司還被要求將部分敏感訂單的流片、生產、封裝、測試全部外包給指定的封測廠,且在整個生產流程中,IC設計公司本身不能進行任何干預。這無疑是對中國半導體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。
這并非美國首次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出臺限制措施。早在去年,美方就已經多次通過修改出口管制規則、限制關鍵設備和技術出口等方式,試圖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。而此次臺積電斷供事件的爆發,更是將這一趨勢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。
就在臺積電斷供消息傳出前不久,美方還宣布推出了一項針對美國制造AI芯片的新管制規定。根據這一規定,美國將對全球各國及地區根據其部署的芯片計算能力進行劃分,并分別適用不同的銷售限制。
第一等級包括美國的主要盟友,如德國、荷蘭、日本、韓國和新加坡、印度等18個國家和地區。這些國家幾乎不受限制地使用美國廠商生產的AI芯片,并可以在其境內自由部署算力。
第二等級則包括除第一梯隊外的絕大多數國家,這些國家將面臨總算力限制,每個國家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最多可獲得約50000個AI GPU。
第三等級則是中國、俄羅斯、伊朗等被美國實施武器禁運的國家及地區,這些國家將受到最嚴格的限制,幾乎全面禁止進口美國廠商生產的AI GPU芯片。
這一新規的出臺,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態勢。對于中國而言,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但其實無論怎么說,正如許多業內人士所指出的那樣,面對外部壓力和挑戰,中國半導體產業更應該堅定信心、迎難而上。通過加大研發投入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式,不斷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升級和發展。
文章來源:轉自騰訊網
Copyright ? 2015-2023 紹興宇力半導體有限公司
浙公網安備33060202001577
浙ICP備2020037221號-1
技術支持:藍韻網絡